“有字天书”——青铜器铭文

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,是了解青铜器内容的一把钥匙。铭文初出现于商代后期,初时字数很少,仅有族徽的印记。西周以后,有的器物上铸出数百字的长铭,内容早期多是记述作器者参与王室的祭祀、征战等活动,受到王的恩赐和赞赏,于是制作尊彝(青铜器的统称)以纪荣宠,并祭祀先祖,夸示后人。后来的一些长篇铭文,有的属“书约剂”性质,即是诸侯国或贵族之间的盟约、契约,广泛涉及社会政治、经济、军事等多方面的内容,为研究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信息。

商代青铜铭文,有些字数很少,有的只刻一个族徽,作为一组铜器的家族徽记;有的只刻器主的名字,如“妇好”;有的刻受祭祖先的庙号,如“司母辛”。妇好是商王武丁的配偶,辛是妇好的庙号,“母辛”是她的子辈对妇好的称谓。这类图形文字的铭文有的是象形文字,有的具有会意或象征的成分。观赏这些图形,会意外地感觉到书写者的心态和我们是很相近的,例如“妇好”两个字是由女、子、帚几个局部组合而成的,有各种各样的写法,有是两个跽坐的妇女和孩子在戏耍,令人感到一种动人的舐犊之情。